【智庫動態】幽竹小塾 X 臺藝講堂 「藝術的跨域實踐」藝術駐村的公共性系列論壇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灣文化政策智庫中心與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結合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共同合作規劃之幽竹小塾x臺藝講堂「藝術駐村的公共性」系列論壇於107年4月21日起正式登場,將於今年陸續辦理六場論壇。此系列論壇將分享「藝術駐村」的國際經驗,並加入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的學術研討,以探究藝術駐村對社會的影響力及其公共價值。六場論壇議題包括:「藝術的跨域實踐」、「藝術營造環境」、「藝術學院的駐校藝術家」、「藝術回饋社區」、「藝術駐館創作」、「城市藝文的交流與主體」。
首場主議題為「藝術的跨域實踐」,論壇總策劃人、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吳盈諄學術長說明:「這是一個實驗性的論壇,藉由藝術家親身分享藝術駐村的國際經驗,以及藝術管理及文化政策觀點的相關討論,便得以從不同利基、觀點中思辨、探究藝術駐村的公共性與社會環境的影響力。」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李曉雯總監亦於席中表示,藝術公共性是重要的,由宏觀的視角而言,政策的制定須由上而下、由廣至深,其關乎著藝文政策發展;從藝術創作的角度而言,藝術的公共性也是重要的,因緣於藝術家感知社會環境與現實議題,而內有所感、寄寓、表現於於藝術創作,相較於環境的建置是則屬於實務性的、精神性的層次。
圖:左起與談人吳宜樺老師、藝術家吳梓安、與談人李珮綺
第一場次由台北當代藝術館張玉漢副館長主持,探究議題「藝術的跨域實踐」,由從事實驗電影與錄像創作的藝術家吳梓安與大家分享自己豐富的駐村創作經驗,並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吳宜樺助理教授,以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李珮綺碩士生一同進行與談對話,從駐村經驗到藝術的跨域實踐,由多層次的面向切入,激盪出跨學科學門的火花。透過藝術家吳梓安的多國旅居經驗對於其藝術創作的影響分享、臺藝大藝政所李珮綺碩士生自身對於藝術跨域觀點的觀察,以及臺藝大美術系吳宜樺助理教授由影像創作論及藝術相較於文化不同層次的追求,於論壇中開啟了一場跨領域的對話,分別從藝術創作、藝術史觀以及藝術管理的視角走入藝術駐村的公共性的思辨。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李曉雯總監也藉由過去藝術村的實務經驗分享,使藝術家、與談人及現場來賓,對於藝術駐村的想像,從對於藝術創作的影響到國際文化交流的層面都有更深入的理解。
圖: 論壇主持人台北當代藝術館副館長張玉漢
從事實驗電影與錄像創作的藝術家駐村經驗
藝術家吳梓安從事實驗電影與錄像創作,藉由動態的影像呈現自我的探索、認同、電影敘事間的關係。在他的學習經驗分享中,可以發掘他藝術創作追尋的歷程。自畢業於清大人文社會學系後,即前往紐約新學院大學媒體研究所進修,並從旅居各地的生活經驗中獲得靈感。藝術家吳梓安表示駐村經驗令人嚮往的主要原因,是離開原生地後的生活經歷對於自身創作的刺激。對他來說,作展覽是一件幸福的事,由於其作品類型大多出現在電影節等平臺,然而現在有越來越多機會走進各式展覽,增添不少新意與趣味。除此之外,他認為臺灣的民眾應該擁有更多機會接觸到此類非大眾的藝術作品。
當代藝術跨域的生產與實踐
吳宜樺老師由實驗電影談起當代藝術背後的跨域結合脈絡,認為在當代藝術脈絡下跨域創作也非常多條件,不論是教學端或機構端或是駐村等不同情境都是可能影響的因素。在與談過程中,從電影、多媒體藝術創作進入美術館展覽的歷史脈絡展開,映證、顯現當代影像生產機制跨媒介等現象,除此之外,也就藝術創作過程中影像呈現形式的演變有著不同的挑戰與影響進行說明與討論。而藝政所研究生李珮綺則是藉由黃博志2016年於北美館展出之《五百棵檸檬樹:有機檔案》作為藝術跨域實踐的案例作為藝術跨領域案例的討論,分別從博物館社會角色與其公共性、當代策展中的群眾參與以及藝術行動中的社會意識作為切入面向,一觀當代社會脈絡中藝術跨域實踐的不同可能。對於此跨領域創作的案例,曉雯總監補充道:「黃博志2013年於北美館得獎後,2014年曾透過竹圍工作室到國外駐村。由於藝術家進入一個非常社區型的藝術團體,並與馬尼拉當地社會、居民網絡非常強烈,進而學習製酒技術等等,這些因素都是影響著到他的後續創作,也是駐村經驗影響到藝術家生命經驗創作的例子。」
圖: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李曉雯總監經驗分享
藝術村與在地主體性的關聯
臺灣在地的藝術村如何與國際的藝術村的差異性與優勢何在,是否為一種西方的移植? 藝術家在藝術駐村時與在地居民之間的聯繫如何建立?在林冠文老師的提問下,宜樺老師以藝術創作者的立場回應道:「駐村藝術家與在地的關聯是非常『個人化』的狀態,有些藝術家享受在地的交流連結,但有些藝術家喜歡獨自創作。」至於臺灣藝術駐村現象是否具有文化主體性的疑問,宜樺老師認為這樣問題的產生關係到當代對於文化主體性的焦慮感,不過根據他多年國外旅居經驗,其認為國內藝術村與國際藝術村自然有很大的差異,乃是由於每個地方生活方式與氛圍的全然不同。而藝術家吳梓安對此,則認為:「雖然有些藝術家並不喜與在地居民互動,但是他的作品確實在地反映了在駐村期間的經歷,這也是一種文化交流的效益。」
藝術與文化/個人與公共
接續著藝術與公眾之間的關係討論脈絡,劉俊裕老師提出以下問題:「藝術創作者不論是基於美學考量或是創作因素等原因所需要之藝文生產環境是可以想見的,然而這樣的需求如何能夠在藝術家跟一般大眾之間,以一般民眾能夠理解的語彙對話使民眾了解重要性?」對此,吳宜樺老師認為藝術不完全等於文化。藝術追求創新性,而文化則需要時間累積底蘊與文化認同,所以文化與藝術之間的價值取向其實並不相同,而這些問題則是需要將目標時間軸拉長,以長遠的角度思量,方能顯現其價值所在。在一連串藝術與文化之間的討論之中,宜樺老師更進一步表示:「藝術是沒有身分證的,他可以從語言巴別塔的困境逃出來,且讓全世界的人在感性的層次上可以溝通。」
在綜合與談的最終討論,對於「藝術駐村是否需要具備公共性」的疑問,曉雯總監認為民眾對於藝術的想像往往與藝術創作者不同,而這也是需要不斷溝通的部分,藝術不只是美、同時還包含了文化身分的認同,以及對於環境的包容等,這些都位居在美學的範疇之內。而身為溝通者,我們需要打開民眾對於藝術、美學的想像,這是也須持續學習與努力的部分。而作者則認為,積極的公共性概念建立在一個具有主體自覺、反思與互動溝通的情境,不論藝術駐村這個議題是否「需要」或是「具備」公共性,「幽竹小塾x臺藝講堂藝術駐村的公共性」系列論壇的開展正是一個藝術公共性發生的存在。
圖: 論壇現場
下一場「藝術駐村的公共性」系列論壇之「藝術營造環境」將於6月23日(六)下午兩點於台北國際藝術村1樓幽竹廳舉辦,報名請點入網址:https://goo.gl/aFPL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