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化政策智庫中心

:::

【精選專題/評論】從3D到5D,臺灣文化科技的新命題:科技如何承載人心的情感溫度?

  • 2017-07-17
  • Admin Admin

文化科技不該只是一昧地追求人體感官外在的延伸,更應該探索人類的內在世界,也就是所謂的第5維度空間 (5D)。我提出臺灣文化科技從3D、4D 進入5D的新命題,應該是:「科技如何承載人心內在的情感溫度?科技如何保存人情內在的冷暖感受?」

 

從 VR、AR到MR,我認為當前各種實境擬真科技所該思考開發的,應該是如何發展出可以涵攝人心內在真實世界的「情感實境」ER (Emotional Reality)與「人性實境」HR (Humanness Reality):「將常民內在人文情感的真實情境,納入文化實驗室擬真科技發展的主軸。」

This is an image

台灣是個數位科技島,我們擁有世界少有密集無比的軟硬體科學園區,最先進的半導體產業,以及最緊密的3C都市商圈與行動電信販賣店家。對在地人和外國人來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而台灣最獨特的價值則是人情味。只是,科技和人情味在台灣卻很少有所交融。


從3D到4D,從AR到MR

科技在空間的維度上為人類的感官延伸出許多不同的理解,人類知識中的幾何學與數學,讓人逐漸從點到線,從線到面,進一步推演到從長到寬,嘹解了平面空間。而後,又從平面加上了高度,形成的三維的立體空間(3D, 3 Dimension)。相對論理論的誕生,則將時間和空間視為一個整體,將四維(4D)時空整合為一個連續的進行體。維基百科中簡要的說明了這個基本的原理
 

0維是一點,1維是線,2維是一個長和寬(或曲線)面積,3維是2維加上高度形成體積面,4維是3維加入另外一個維度的超高度形成的超體積面。


當前3D科技的運用開啟了人們對於感官上延伸的新體驗,也逐漸成為教育和科技中的種種運用的實例,比方說帶著3D眼鏡體驗VR虛擬實境。前陣子 Pokemon GO所引起的風潮,想必也讓大家都了解到AR擴增實境結合互動式科技所發展出的數位遊戲魅力。

This is an image
 

3D印表機快速地模擬列印出運動鞋、航太、軍事、汽車零件, 或者重建人類皮膚與面貌。目前3D列印技術的應用範圍,已經擴大到包括頭蓋骨、髖關節、牙齒等醫材、建築、珠寶、工業設計、教育產品、土木工程等等範疇。甚至可以列印出生物材料如肝臟細胞,以血管新生技術將之組合成 3D 架構,然後試著模仿肝臟功能。

 

電影影城和博物館的展覽則出現了不同的4D概念,除了具有3D劇場立體場景的體驗外,椅子的左右搖動讓觀眾感受到劇情中的環境變化,或者在影片與展覽中除了原來的視覺與聽覺外,再加入了嗅覺、觸覺的感官體驗等等。例如當電影情節進入了叢林沼澤時,由空調中散出沼氣的臭味,配合爆破場景則讓劇場溫度的升高,讓人感到熱度與氣爆的壓迫,或者隨著電影主角掉入池裡,就由自己座位或者劇場上方撒出水滴等等。
 

空總創新基地觀察到VR、AR與MR已經成為各個領域創新開發應用的重點,並說明了三者之間差異:

 
  1. 「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以攝製影片,或是運用電腦建構出一個立體、擬真的空間,在這空間中,操作者可以用不同的裝置,與該虛擬空間中的物件進行互動,如控制器、鍵盤、眼鏡等。
  2. 「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將虛擬資訊於現實空間展現的技術,多以QR code作為媒介。在現實空間中添加了一個虛擬物件,並藉由攝影機的辨識技術,於掃描後使得圖片出現在鏡頭中,就會出現對應的虛擬物件,出現了需要讓觀眾獲得的相關資訊。
  3. 「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 MR):結合了VR與AR的應用,建構出了一個高度混合的世界,混合來自於「虛擬世界」以及「現實世界」。這樣的的環境中,虛擬的物件與真實的在這之中現實世界中的物件能夠與數位世界中的物件共同存在並且產生即時的互動。大部份的混合實境應用中,使用者於虛擬世界中的身份,也會因為虛擬世界的變化而造成影響或形變。
數位科技所建構出的「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及「實擬虛境(real virtuality)」造成了虛擬與真實空間的交叉滲透。不論3D、4D或者VR、AR、MR科技都是人類感官能力的延展,就像器械、工具是人類手工技藝的延伸,電腦是人類大腦的延伸,而媒體與數位科技則是人類感官的延伸。科技持續改變了社會發展以及人類感知世界的模式,它們改變人類處理周遭事務的規模與步調,甚至大幅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This is an image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但從來不真的是人性

諺語說,「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TED x Taipei 的文案問得好,「但甚麼是人性?」

人與人的交流情感,因科技的進步而轉變,所謂的社交媒體,其實根本是社交的相反,當我們打開電腦就等於關上我們的門,我們擁有的科技不過是一種假象,創造虛幻的友情、社群與歸屬感,但當你從社群世界抽離,將會發現我們活在一個令人困惑的世界」。事情的確如此,朋友聚會、情人約會的方式被改變,見面儼然變成麻煩的事情,即便是聚會,許多人也不忘隨時查看手機,與朋友分享、情人戀愛的方式轉變成「一起寂寞」的生活型態,如果智慧型手機真的能取代人際,那是不是以後出門旅遊都可以一個人呢?畢竟社群無國界阿!

 

現代科技確實在社會脈絡中嵌入了一種強有力的科技文化思維,以及根植的文化價值。這造就了一種堅持理性邏輯的哲學觀,而刻畫這個哲學理念的準則,則是一系列附屬於科技文化的驅動力,包括科技與日遽增的複雜度、廣度、強度、普及度與相互連結的程度。準確、進步、快速、客觀、數據量化、效率、時序與實證等。這些科技思維的準則成為規範社會秩序的重要法則,而人性在這個過程中卻經常成為次要了。

 

前一陣子佔領全球新聞版面的Alpha Go讓世界各國圍棋手都感到沮喪,中國圍棋棋王柯潔說,「與人類相比,我感覺不到它(AlphaGo)對圍棋的熱情和熱愛。我會我用所有的熱情去與它做最後的對決」,而柯潔和AlphaGo對戰連3敗後哽咽落淚,他說,「它太冷靜了,不給你任何希望。我跟它下棋特別痛苦,只能猜它一半的棋,差距太大」。柯潔的話一方面顯示人工智慧科技已經發展到超越人類思考的縝密程度,一方面也凸顯出電腦和人類理性思維與情感融合的差異,而計算理性達到人類極致的棋手覺得沮喪的,卻是感受不到數位對手的熱情與熱愛。

2017年畢業季,蘋果公司CEO庫克(Tim Cook)受邀在麻省理工學院(MIT)進行畢業典禮演講時說:「我並不擔心人工智慧可以讓電腦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擔心的是人類會像電腦一樣思考,沒有自己的價值觀或同情心,不考慮事情的後果。」當人學習著電腦一樣的思考、行為和決策判斷模式,計算產值而失去價值,計算成本效益而失去對人的同理心,那麼注定要被自身發明的科技所異化了。

當代科技確實已經成為人類感官與意志的延伸,尖端人工智慧科技甚至與人體和人的心智產生進一步的交融的可能性,只不過真正開發人心與人性內在世界的科技卻少之又少。

This is an image

技術官僚是另一個冷漠的制度科技

在全國文化會議分區座談的過程中,每個場次幾乎都出現了文資與文史團體的悲情訴求。文化部的文資保存綱領、再造歷史現場與無形文資歷史記憶庫的政策,並沒有引起太多迴響。在我看來,其實「情感溫度」是文官體制與民眾之間最大的距離,而技術官僚體系則是人類所發明另一個冷漠的制度科技。

 

全國文化會議到新竹科學園區舉辦,被譏為是文化界的一廂情願,科技界人士並沒有太多人出席。所謂新文藝復興運動——人文藝術生活的再生在台灣還沒有發生,而企業界、科技界也沒有覺得被擾動。

在全國文化會議中,中央和地方文官體制的回應充滿了程序、制度、資源分配等政策原則的技術理性,經常凸顯的是專業官僚在自己框框內依法行政,卻冷漠而不積極作為的距離,在文化論壇中經常呈現的,卻是欠缺文官體制與民間感同身受與情感溫度。

文化是簡單的、平常的。但談文化最重要的,是讓一般人都能聞到、嗅到貼近人心的「人味」,而台灣的文資古蹟卻到處在自燃,被拆毀。文史團體之所以抗爭、批評、激進,是因為大家關切一般人民生活中最基本的公平正義,為了向擁有權力者爭取回歸人跟人之間最基本的人情義理。

在這個文化制度科技的發明中,人性所需要的不是高高在上的政治、經貿、法律專業術語,而文官能夠是體察最平常的民間疾苦,回歸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價值選擇辯論,以及感受人民最切身的共同記憶與情感共鳴。文化制度科技除了理性外,更重要的是回到人間最基本的人倫情感、尊重包容,以及最真誠、耐心的溝通對話,產生最貼近人心的肯認以及生活日常的內在意義與感動。簡單地說,也就是人性的情感溫度。

This is an image

臺灣文化科技的新命題:5D與ER科技如何承載人情味和情感溫度?

 

臺灣最核心的文化價值是人情味:根據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委託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完成的〈臺灣文化價值先期調查研究〉顯示,民眾認為臺灣獨有的文化價值前五名為「善良與人情味」(66.4%)、「包容與多樣」(66%)、「民主與公民意識」(48.6%)、「草根與純樸」(44.9%)、「盲從一窩蜂」(38.9%)。而來過台灣的外國人都知道,台灣最美麗的景緻是人,是人在夜市中與攤商店家老闆娘、賣衣服的老闆博暖喊價的人情味。然而,台灣這最獨特而珍貴的核心價值「人情味」卻鮮少受到當代科技的青睞。

 

隨著空總創新基地從經濟部轉移到文化部主管,文化部希望在空總創新基地設立文化實驗室,發展文創內容產業與文化科技。然而,文化科技不該只是一昧地追求人體感官外在的延伸,更應該往內探索人類的內在世界,也就是所謂的第5維度空間 (5D)。我大膽地提出臺灣文化科技從3D、4D 進入5D的新命題應該是:

科技如何承載人心內在的情感溫度?科技如何保存人情內在的冷暖感受?

This is an image

從VR、AR到MR,我認為當前各種實境擬真科技所該思考開發的,則是如何發展出可以涵攝人心內在真實世界的「情感實境」ER(Emotional Reality)或者「人性實境」HR(Humanness Reality):
 

將常民內在人文情感的真實情境,納入文化實驗室擬真科技發展的主軸。


2016年ICCPR會議中,韓國文化觀光研究院(KCTI)對於文化產業未來創新政策的關鍵進程,科技與文化的關係已經不是感官延伸、行動參與或內容互動,而是探索人文與科技之間如何聚合、如何交融,在創新的產業價值與文化價值之間重新找到平衡點。

 

我們從小接受台灣島嶼地理環境的陶養,受在地歷史教育、人文關係的形塑,以及在地思維、記憶與文化所涵化,同時也受在地生活方式、流行與價值所薰陶。科技對人類感官的延展,使我們得以解除若干時間與空間束縛的同時,卻也使我們對傳統地域觀念產生抽離感,以及與在地生活經驗脫節的危機感。對許多人而言,科技的超越性特質甚至凌駕了文化價值體系意義詮釋能力的負荷。

也因此我認為,從3D到5D,從MR到ER、HR,臺灣文化科技的新命題應該回歸到探索人心的內在情境,思考數位和擬真科技如何承載人心的情感溫度與冷暖感受?



This is an image

台灣文化科技政策的新論述


基於這些觀察,我認為臺灣文化科技政策的未來發展方向在於(參考2016年「文化科技政策擬定輔導案」):讓文化科技的發展與應用回歸人文理念、公民社會和草根民主為主體的臺灣核心文化價值,藉由尖端數位科技與傳統人文思想的跨域、跨界融合,引領走出臺灣文化科技的嶄新路線。文化科技政策的方向應該著眼於:

 
  1. 科技探索內在人心,延續藝術、人文的生命及歷史的資產:導入展示科技手段(AR/VR、可觸知科技、影像技術、資料檢索、大數據分析等)促成文化資產保存、修復與再利用,連結與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並探索5D和ER的人心內在情感溫度。
  2. 構建草根而創新的公民文化科技基礎建設:透過公民科技的開源、開放資料,以及弱勢、福利與多樣文化科技的近用研發。透過科際整合方法建構藝術文化價值評估機制,則為文化價值融合科學、技術的上位制度性框架,有助於調和文化、經濟、社會、環境生態價值發展的永續性,貫徹以文化價值為核心的國家整體文化科技政策。
  3. 科技深化在地社群文化扎根與智能城市發展:運用各項科學技術深根社區、地方學研究,透過常設地方文化論壇扶持地方文化智庫,連結地方政府開發跨藝、跨域知識平台,地方藝文科技、社群人才的培養,AI智能城市發展深化社區營造。
  4. 科技媒合人文經濟的跨域、創新知識體系,建立合理藝文創作回饋機制:重建立常設性跨域、跨藝的科技整合及藝文技術共享平台,透過文化實驗室、文創院、空總文創基地等具體文創科技政策規劃,使各個藝術文化經濟領域科技和人才、理念,得以經常性媒合、流通、共享,激盪人文與經濟跨界融合的創新知識體系,在臺灣文化經濟體中建立合理的藝文創作回饋機制。
  5. 文化與科技的融合,以科技協助臺灣人文價值的深度理解:藉由尖端擬真與數位科技,協助深化藝術文化和美學教育,培育基礎藝文、美學欣賞能力。回歸人文與科技價值跨域融合的理念,以科技協助表演與視覺藝術場館,建築、硬體設備與軟體科技的再升級。

This is an image